|
污水处理技术:厌氧、缺氧、好氧池,有什么作用“净化三兄弟” 本质是通过创造不同的溶解氧环境,利用对应的微生物,分步骤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、氮、磷三大核心污染物。 这三个池并非独立工作,而是串联协作,形成污水处理的核心生物处理单元,俗称 “A²/O 工艺”(厌氧 - 缺氧 - 好氧工艺)的核心。 1. 厌氧池:“预处理车间” 与 “磷的释放站” 核心环境:溶解氧浓度极低(接近 0),无氧气也无硝酸盐。关键微生物:厌氧菌。 主要作用有两点: 水解酸化大分子有机物:将污水中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(如淀粉、蛋白质)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(如葡萄糖、氨基酸),为后续好氧池的高效降解 “铺路”。 释放磷:污水中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,会将体内储存的磷释放到水中,为后续在好氧池大量吸磷做准备,是生物除磷的第一步。 2. 缺氧池:“脱氮主战场” 核心环境:溶解氧浓度低(0.2-0.5mg/L),有硝酸盐但无氧气。关键微生物:反硝化菌。 主要作用是脱氮: 反硝化菌无法直接利用氧气,会以污水中的硝酸盐(来自好氧池的硝化作用)为 “氧源”,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取能量。 在这个过程中,硝酸盐会被还原为氮气,最终从水中逸出到大气中,从而实现污水的脱氮处理。 3. 好氧池:“终极净化车间” 核心环境:溶解氧浓度充足(2-4mg/L),氧气充沛。关键微生物:好氧菌(包括异养菌、硝化菌、聚磷菌)。 主要作用是 “全面净化”,承担三大核心任务: 降解有机物:异养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,将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(包括厌氧池分解产生的)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大幅降低污水的 COD(化学需氧量)和 BOD(生化需氧量)。 硝化作用(造硝酸盐):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(NH₃-N)转化为硝酸盐(NO₃⁻-N),这些硝酸盐会被回流到缺氧池,作为反硝化脱氮的 “原料”。 吸收磷:聚磷菌在好氧环境下,会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,并储存在体内,后续通过排泥将磷从污水系统中去除,完成生物除磷的第二步。 三者协作逻辑:从 “脏水” 到 “清水” 的蜕变 污水先进入厌氧池,完成有机物预处理和磷释放。 水流至缺氧池,利用厌氧池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作为 “食物”,完成脱氮。 最后进入好氧池,彻底分解有机物、完成硝化(为脱氮供料)和吸磷(最终除磷)。 通过这样的 “接力协作”,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被高效去除,达到排放标准。 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厌氧、缺氧、好氧池核心参数对比表,清晰列出三者的环境、微生物、核心功能及作用,方便你直观对比和记忆,需要吗? |

